芙蓉中华中学校史

芙蓉中华改革功臣-陈开泰校长

陈开泰校长生于1900年8月初一,祖藉国南安县诗山镇杏塘乡,自幼規矩诚樸,聪颖出群,勤奋向学,是中国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在国民政府担任過多個职务,多有赞誉。国共政权更迭后,无处報效社會,在亲戚的邀請下,只身南移马來西亞。南来后,陈校长先于太平华联中学担任教务长,旋后他应和丰兴中之聘担任教务长一职。1956年前往芙中,当了19年的校长,而且把芙中办得有声有色,校誉蒸蒸日上。在还没有应聘来芙中之前,他曾有过弃教从商的念头,当他来芙中上任后就决定加强师资,整顿纪律,把从商的念头抛到九宵云外,将毕生的精力献身于芙中的改革工作。1956年,来自北马的陈氏只是担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他于1957年代替陈延进博士任校长职时,把中小学分家。当初学生人数只有500余人,他把一所设备简陋,师资不足的小规模中学,发展成一间拥有2300余名学生的学校。1958年开始创办高中一班,年底参加政府的L.C.E.考试,马到功成,一举成名。接着他将芙中的办学方针转变为双轨制,续而参加马来亚教育文凭考试,成绩斐然,校誉也因此如日冲天。1967年成功申办大学先修班,把芙中建立成一间名副其实的完整中学。

陈校长是一個重信义且意志坚强的人,凡经答应的言出必行,不達目標绝不甘休。當他接获董事部要他接任校長的聘书时,眼看芙中周圍的环境,恐怕能力不胜,思考千头万绪的问题,又看到该校当年初中会考的 成绩奇差,遂胆小起來,覆信給董事長黃雅佑,表示不敢接受。当晚,黃董事長亲自到学校,晓以大义,要他继续担任校长,並退回原函。他为公谊私情所激动,毅然应允承担。是夜重接聘书,次晨四时起床,伏案拟就当前工作纲要与未來办学方针。

甫上任,首先安排人事,加强各科師资,续而整飭纪律,规定男女生发型,禁止男生蓄阿飞型头发和穿过短的短裤;女生不得电发和留指甲。提倡早到实行早读。规定各科都有一定的作业,按时习作,由级长收 集和登记,教师亦必须依时批改分发。作业登记表每週由校长亲自检查,无故缺交作业的学生,叫到校长室训话警告,並责令补做。教室日誌也每日亲自检阅,以考查教学进度。如此专心一意为芙中献身,二十年如一日!

1958年45周年校庆美术展览会陈开泰校长报告

陈校长在校中实行这种强迫学生习作的制度,引起一些教师的争论,被认为这种规定是小学的工作,而且太过加重教师的负担,甚至曾到芙中视导的联邦视学团对陈校长这种规定亦未尽同意(虽然该视学团对学校的学习风气、学校纪律及行政教学,诸多好评)。他则坚持各科作业必须依照校方的规定。

在任时他时常对学生说:“我们独中生要与国中生作公平竞争。”对教师们说:“当独中教师必须肯牺牲,肯奉献,撇开私人问题,以无私的精神,凭良心教学。”

在他掌校芙中期间,他立下的几项措施至今仍然沿用:

(一)创立精英班或称为速成班;陈校长是在1971年创立精英班,他认为芙中除实施通才教育,亦应重视英才的培养。当年初中一的学生来自远近各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每一年第一学期考试后,从10班初一学生当中,第二学期从新编班。成绩优良者编甲、乙两班(特别班),教学进度加速,以两年六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三年九个学期的初中课程,直接跳级升上高中一,提前一年参加初级教育文凭考试,并获得一百巴仙的及格率,这种制度证明可行,并深受家长欢迎。这批跳级的学生两年后继续在母校求学,往往又能获得九号文凭和升上大学先修班,并考获高级教育文凭,然后进入本地和外国大学。

(二)双轨制与全日制;他曾表示芙中教学应追随时代的要求,使教育内容有适应性,让学生毕业离校后,能迎合在改变中的社会,并满足学生家长的要求。他曾说过,芙中是一所私立华文中学,应该要保持华文中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与政府学校同时竞争。因此,芙中教学媒介除注重华文外,对于政府考试语言(马来文)及就业或商业语言(英文)都非常重视。芙中在1960年开始,初中实行下午补习制度,高中分理科和商科,高中一至高中三年级实行全日制,即中午放学后,下午2点至4点,全体师生需留校自习或加强各种语文学习。芙中实施全日制,学生起先辛苦,不过若能养成刻苦耐劳的精神,毕业后不管升学或就业,都能承受任何恶劣的环境,接受过这种制度的芙中校友都有同感。

(三)重用校友;陈校长在任期间,聘请教职人员,采取惟才是用,不讲裙带关系。大约有80名的教职员来自全马各地,有本地大专、南大、台大及印度各大专毕业生。对毕业于母校的校友异常重用,他认为芙中校友对芙中知之甚详,应饮水思源为母校付出,因此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许多毕业于国内外大学的校友在陈校长的鼓励下,纷纷回校服务,并被委以重任。在那个时代芙中各种校内外的考试成绩或学术表现,都取得辉煌的成果。

(四)指导新老师:许多大专刚毕业的新聘老师,虽有各种有关专门学识,但对于如何传授学生,往往在头几年都摸不着边际。陈校长在巡视课室时,会随时视察新老师的教学法,若发现有不妥之处,他往往会特别指导该老师。他曾说,作为一个老师,不只要能教,同时也能管,否则不算是个好老师。他时常提醒新聘的老师,上课前要充分准备,如此上课时内容会更丰富。

1965年教育部长佐哈励为芙中申请开办大学先修班并亲临芙中视察与陈开泰校长握手
1965年教育部长佐哈励为芙中申请开办大学先修班并亲临芙中视察与陈开泰校长握手

陈校长大力鼓吹办学须靠董、教、学三方面合作无间,但他主张董教的权责却需分明。董事部只管建校和经济,不干涉校政。而学校的用人,聘请良师,选用课本等则为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他与董事部約法三章, 取得董事部一百巴仙的信任与支持。董事部在他的建议下,僅在三年期间,完成科学馆与三层大廈图书馆及一間科学实验示范室,两间动物屋的建设,以迎合教学的需要。后來再完成教师与学生宿舍的计划。他强调,科学馆、图书馆及学生、教师宿舍同为一间完整中学必须具备的條件。

陈校长主张学校用人应采取人才主义,唯才是用,不讲关系,不分帮派,经慎重调查以罗致。其选聘标准,一则其学识可以应付其所担任的学科,而且是专科毕业者;二则工作热忱,能和校方合作;三则生活严肃,可为学生表率和信仰。有了这些條件,当然是理想的教师,也都能久於其位。

陈校长尊重教师的献议,也重视学生的意见。华文科作业由校长亲自检阅,对高中学生的周记,每篇都经他看过,以考查学生所表现的生活思想,采取其對学校有益的建议。他曾說,该校的行政,可说是采用民主集权制。

他曾撰文說,他在北马服务教界的六年里,常有转业的念头,假期常和商场的亲朋來往。但來芙中后,就抱定专心为教育的志愿。他说:“我爱芙中,工作积极,时常也以同样的愿望,期诸同事。因此说不定引起少数同事的怨责,而我却問心无愧,是非功罪,且让家长和社会去批判!”

1962年,当全马许多华文中学纷纷接受教育部献议,改制為国民型中学之际,芙中董事部毅然決定办独立中学,其宗旨为容纳更多失学青年,為政府分担教育责任。陈校长主张芙中遵守一切教育法令,依照政府学校共同课程施教,但列华文為必修科,实施多种语文教育,学生参加共同的政府公共考试。他曾强調说:“好在有出钱出力的董事,工作热诚的教师,笃实勤勉的学生,同心和谐的合作,所达到的教育水准不下於政府学校,而能滿足家长的期望。”

陈校长这种办独中而採用政府学校共同课程,学生以政府公共考试为主,参加独中统考为副的主张,与董教总的路线相左。同时受到纯华文独中派的非议,他们认为若依照芙中这种方式,倒不如干脆接受改制為为国民型中学,免卻董事部為筹款而伤脑筋之苦。但陈校长则认为教育乃帮助人适应环境,所以学校的措施需要作有效率的改进,而求不断的适应。

他在“芙中與校友”一九七七年的特刊中写道:“芙中为跟追时代潮流,适应当前环境,行政、教学採取革新措施,毅然冷对千夫所指,历尽风霜两露。经过二十年的严厉考验,终获得董教合作努力,教育长官看重,家长支持,而像雪中寒梅,战胜冬天,發榮滋长。”

陈校长的二十年中,最骄人的成就,是在1967年间,费时前后两年向教育部争取申请获准开办大学先修班(理科),为大马最先开办先修班的唯一独中。陈开泰先生在马的26年,为教育鞠躬盡瘁,最后因积劳成疾病重而呈辞,返槟城疗病。1979年12月14日病逝于槟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