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中华中学校史

芙蓉中华学校高师班

高师班的成立缘由

有鉴于《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规定教师本土化,英政府资助部分华校开设师训班,以期克服国内师资短缺问题。华社的教育团体也为新式华校开设师范班。 1948 年紧急状态实施后,英政府禁止华校从中国聘请教师。芙中高级师范训练班(简称高师班)于1950年初顺势开办 ,由黄润岳先生担任主任,学生人数共计23人。

高师第1届(初中第10届、高小第31届)
高师第1届(初中第10届、高小第31届)

高师班是芙中办校史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一个过程,其开办可追溯到二战过后的华校复办。二战后,因森州许多华校尚未开办高中,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若不离开森州则会面对升学的困难,故高师班于当时可谓初中毕业与职场的衔接。

为投身杏坛作准备的高师班学生
为投身杏坛作准备的高师班学生

高师班采用一般中学的高中一课程纲要,且和政府学校的高师班采用同等制度,二者之间只有承办与主办之别。简言之,芙中高师班即政府借用芙中校舍且出资承办之学制。成立初期,高师班暂借永春会馆为校舍,分上下午班上课,芙中迁校后,高师班课室搬迁至今日福建楼旧址。

进入高师班,在当时意味着一个宝贵的就职机会。
进入高师班,在当时意味着一个宝贵的就职机会。

高师班:制度、课程内容与课外活动

有别于一般高中课程,高师班学生无需缴费,只须在毕业后到学校任教即可。成为正式老师的毕业生可选择自行到各校应征,或接受教育局委派到指定的学校。

实际教学方面,高师班较一般高中加入了《教育概论》和《教育心理学》,以强化学生毕业后的就职能力。由于当时英殖民政府统治的关系,每位考生都必须参加英语口试,确保英语能力达标。毕业前,学生必须经过实习方能进入校园执教。实习生必须到临近小学选择一门课,在州督学的监督下教学,以显示教学能力。

芙中高师班亦沿袭了芙中课外活动活跃的风气,学生们在课外活动都有不俗的表现。校外考察亦是高师班的重点学习之一;校方曾组团带领学生前往槟城钟灵学校及新加坡养正学校等学府参访。1951年,在中华民国侨委会的安排下,第一届高师班学生,曾远赴台湾拜会蒋介石总统,与侨委会进行交流,开阔师生的视野。

柳希春夫人带领同学们参观槟城钟灵学校。
柳希春夫人带领同学们参观槟城钟灵学校。
在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的安排下,芙中高师班前往台湾拜访时任总统蒋介石。
拜访时任总统蒋介石。
1954年3月28日,影星东方明珠参访芙中与高师班学生合影。
1954年3月28日,影星东方明珠参访芙中与高师班学生合影。

高师班的结束

随着马来亚独立,教育政策改变,后因时代趋势,高师班于1958年结束并走入历史,由「日间师训华文组」取代。

五十年代,国内教师奇缺,应运而生的高师班,补充了刚从战争中恢复元气的马来亚师资,短短七年为全马华小培训了将近220名老师,贡献深远。

高师班最后一批同学于1994年退休后,赋予高师的时代使命也正式到了终点。